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,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,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、肃南、山丹县接壤,南接本省大通、互助县,西与本州祁连、海晏县毗邻,历史上曾为“丝绸之路”的辅道,是青海省的“北大门”。 县境东西长156.24公里,南北宽103.99公里,总面积6902.26平方公里,辖4镇8乡(纯牧业乡2个、半农半牧乡2个、农业乡镇8个)、109个行政村,省属单位有浩门农场、门源种马场。地区总人口15.58万人,其中农牧民12.81万人,占总人口的82.2%,是一个以农为主、农牧结合,多民族聚居的县份。全地区耕地面积60万亩,其中县属45万亩,人均耕地2.9亩,农作物以油菜、青稞为主,兼种豌豆、小麦、马铃薯、蔬菜等,油菜年产量达3万吨,出油率高达40%,素有“门源油、遍地流”的美称,年产油菜花蜜1500多吨,花粉30多吨,蜂王浆20多吨,是青海省最大的商品油料基地、藏区青稞制种基地和蜂产品生产重点县。境内各类草场面积686.4万亩,其中可利用草场583万亩,存栏各类牲畜56万头只,畜牧业在全县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中占到近50%,是省州现代高效畜牧业示范基地和牛羊育肥贩运基地。交通便捷,北走109公里直通河西走廊,国道227线和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、规划中的宁张、宁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,距省会西宁150公里,是“环西宁旅游圈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连接“河西走廊”旅游线的必经之地,处在青海“一圈三线”战略布局北线的核心地段。县内旅游资源非常丰富,全县正在开发和待开发的景点(景区)达90多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,主要由“三大板块”的高原自然风光和遍布全县的众多历史人文景观组成。西部是素有祁连山下金牧场之称的皇城大草原,夏都第一峰岗什卡雪峰,冰川雪海四季晶莹剔透,与享有爱情鸟的乐园的“花海鸳鸯”湿地相映成趣;中部是花开千顷、香飘万里的百里油菜花海,50万亩灿烂绚丽的油菜花给人以金色的狂想,金色的震撼,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绝版高原奇观;东部是林海浩瀚、绮丽锦绣的仙米国家森林公园,堪称高原绿宝石,它以全省最大的林地面积、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山、水、林、气的立体结合,构成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佳境。民间民俗文化古异神秘。门源有21个少数民族,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饮食、歌曲、服饰、工艺等民间文化,其中回族宴席曲、华热藏族服饰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。除卡约、辛店文化遗址外,永安古城等多座古城初建时间从2000多年前到200多年前各有分布,西王母在岗什卡雪峰会周穆王,格萨尔王在珠固藏剑等神话传说,都成为见证门源历史的重要载体。宗教文化底蕴深厚。先后有西域使臣张骞、东晋僧人法显和隋炀帝等历史名人途径门源,留下了种种历史传说。佛教石窟、藏传佛教寺院、俄堡等分布广泛,其中西晋时期的岗隆石窟等具有上千年历史。与此同时,孕育了岗什卡祭山拜神、东海祭湖祈福等民间活动,具有很大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。生态文化丰富多彩。门源养马的历史在千年以上,是青海骢—浩门马的故乡。尊为山神的白牦牛神话传说,在华热藏区广泛流传。距今3000多年前,门源高原已有先民从事农牧业,其中50万亩的油菜花海已成为高原奇观。
近几年,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促销活动,大力推介了我县的旅游资源、旅游产品和线路,提高了门源的美誉度和知名度,使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门源观赏花海奇观,感受心灵震撼,有效地促进了全县旅游收入的稳步增长。十二五”期间,全县累计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5.5亿元,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17.2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13.9亿元。2015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98.3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4.57亿元,同比增长20%和30%。2008年百里油菜花海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与此同时,百里油菜花海景区先后荣获“中国最美丽的花海”、“我心中最美丽的青海十大景观”、“全球十大绝美花海”等荣誉。2012年我县获“中国10佳最美乡村”称号,2013年再获“中国美丽田园”称号。
祁连是古匈奴语,意为天山,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的南麓中段而得名,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,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,东与门源回族自治县相邻,南与刚察县和海燕县相连,西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骏县为邻,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、山丹县和民乐县为界。是南接吐蕃古道、北连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,是连接甘青两省的咽喉要地,素有“青海北大门”之称。祁连县地处全省“一圈三线”旅游发展布局中北线的重要节点,是国家4A级景区全覆盖的地区,被称之为祁连风光旅游区。祁连因其山清水秀、各色景致宜人,又及具有北欧风光特色,故有 “东方瑞士”、“天境祁连”之美称。比较著名的自然景观有:一山尽览四季美景的藏区神山阿咪东索;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;神秘的世界第三大峡谷——黑河大峡谷;亚洲最大的半野生鹿驯养基地——祁连鹿场;省级自然保护区——迷人的油柔龙哇自然风景区;终年不化的现代冰川——八一冰川等等。人文资源有:夏塘卡约文化遗址;隋炀帝西征古战场——覆袁川;隋唐三角城、元代峨堡古城;有藏传佛教寺院——阿柔大寺;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二军纪念苑、西路导弹部队驻地等红色旅游资源以及“阿柔部落”、“蒙古六旗”、“郭米则柔”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。